介紹
慢性肝病嚴重威脅全球公共衛(wèi)生,全球每年約有200萬人死于慢性肝病,其中近一半為肝硬化(LC)患者,其次是病毒性肝炎和肝癌患者。
LC是由各種病因的慢性肝病發(fā)展而來的,包括乙型肝炎病毒(HBV)感染、丙型肝炎病毒(HCV)感染、飲酒(AC)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。當病情進展不受控制時,這些病因累積成為LC,即慢性肝病的終末階段,其特征是壞死性炎癥和纖維化過程。
臨床上,由于缺乏適用的治療策略加上患者依從性差,大多數(shù)LC患者死于失代償?shù)腖C及其并發(fā)癥。肝移植是治療肝癌的有效策略,但受限于昂貴的治療費用以及免疫排斥、反復感染等安全問題的風險。因此,制定有效的肝癌治療策略迫在眉睫。
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硬化的療效和安全性:長期生存率提升,肝功能明顯改善
間充質干細胞 (MSC) 主要來源于早期發(fā)育的中胚層,廣泛存在于真皮、滑液、骨膜、血液、胎盤、羊水、絨毛、肌肉、牙髓、乳汁、臍帶和骨髓等多種機體組織中。MSC因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,在治療各種組織損傷疾病方面已獲得國際共識。與傳統(tǒng)治療方法相比,MSC移植療法的優(yōu)勢包括免疫原性低、免疫調節(jié)、歸巢到損傷部位、組織修復能力,以及倫理問題較少。
最近,大量動物研究證明了 MSC在治療LC方面的有效性、安全性和可行性。更重要的是,臨床試驗顯示,輸注MSCs可以改善肝功能指標,且無明顯不良反應。
此外,研究表明MSCs還可以改善肝癌并發(fā)癥,如腹水、肝性腦病、自發(fā)性細菌性腹膜炎和肝功能衰竭??傊琈SC移植是肝癌治療的一種潛在策略。
近期,贛南醫(yī)學院第一附屬醫(yī)院干細胞臨床轉化分中心在國際期刊雜志”Stem Cell Res Ther“發(fā)表了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硬化的療效和安全性:系統(tǒng)評價與薈萃分析的文獻綜述,綜述表明結果顯示,間充質干細胞輸注顯著改善了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,MELD評分降低,ALB水平升高。值得注意的是,納入的研究均未報告顯著的不良反應,這表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硬化是安全的。
在此,贛南醫(yī)學院第一附屬醫(yī)院干細胞臨床轉化分中心篩選并提取了臨床試驗中有關MSCs治療肝癌的數(shù)據(jù),旨在通過系統(tǒng)評價和薈萃分析嚴格評估 MSC移植治療肝癌的療效和安全性。根據(jù)不同的治療時間、細胞類型和細胞劑量進行亞組分析??傊?,這些結果可能為MSC在LC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提供建議。
目的
雖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硬化的療效和安全性已被多項研究證實,但目前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硬化的臨床病例較少,且研究結果缺乏一致性,本文旨在系統(tǒng)探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硬化的療效和安全性。
方法
數(shù)據(jù)來源包括PubMed/Medline、Web of Science、EMBASE、Cochrane Library,時間范圍從建庫至2023年5月。文獻采用PICOS原則進行篩選,然后進行文獻質量評價,評估偏倚風險。最后提取各研究結局指標數(shù)據(jù)進行合并分析。評估的結局指標包括肝功能和不良事件。使用Review Manager 5.4進行統(tǒng)計學分析。
結果
共有11項臨床試驗符合入選標準。匯總分析結果表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硬化后,主要指標和次要指標均有所改善。根據(jù)使用隨機效應模型的亞組分析,與對照組相比,間充質干細胞輸注顯著提高了2周、1個月、3個月和6個月的ALB水平,并顯著降低了1個月、2個月和6個月的MELD評分。此外,肝動脈注射有利于改善MELD評分和ALB水平。重要的是,所有納入的研究均未顯示任何嚴重不良反應。
詳細結果
搜索結果
經(jīng)過對4個數(shù)據(jù)庫的系統(tǒng)搜索,我們共檢索到2599篇文章,其中PubMed436篇,Embase 747篇,Web of Science1354篇,Cochrane Library62篇。篩選重復后,剩下1747篇文章。閱讀標題摘要后,1172篇文章因沒有相關主題而被排除,29篇文章是動物實驗模型,204篇文章是先前的評論和薈萃分析,32項研究不是RCT,58篇文章不是以英文發(fā)表的,252篇可能符合條件的文章被納入。然而,當查看全文時,216篇文章是沒有全文和相關數(shù)據(jù)的會議摘要,25項研究是沒有結果的臨床試驗注冊中心。因此,我們的薈萃分析納入了11篇文章。詳細的篩選和納入過程如圖1所示。
研究特點
納入的11項研究中,有2項研究分別招募了來自伊朗和韓國的患者。其余9項研究中有6項來自中國,3項來自埃及。所有研究均為隨機對照試驗。其中4項研究輸注了臍帶間充質干細胞(UC-MSCs),其余研究則輸注了骨髓間充質干細胞(BM-MSCs)。所有研究的樣本量從10到111不等,發(fā)表于2011年至2023年。輸注途徑主要為靜脈輸注和肝動脈注射,總劑量從4×105到3.9×107細胞/kg不等。LC的病因主要是HBV/HCV。表?1介紹了所納入研究的詳細特征。
納入研究 | 學習時段 | 國家 | LC階段 | 設計 | 年齡(歲) | 患者(慢性/慢性) | 細胞類型 | 細胞劑量 | 總劑量/公斤體重(平均50公斤/人) | 給藥途徑 | 跟進 | 主要觀察指標 | 信用證原因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Mohamadnejad 等人[ 23 ] | 2007.7–2010.8 | 伊朗 | ND | 隨機對照試驗 | 18–65 | 11, 14 |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| 195×107個細胞 | 3.9×107個細胞/千克 | 手臂肘靜脈 | 3、12個月 | MELD 評分、Child–Pugh 評分、ALB、INR、AST、ALT、 | 乙肝/丙肝 |
方等人[ 22 ] | 2013.5–2017.3 | 中國 | ND | 隨機對照試驗 | 18–75 | 53, 50 | 臍血干細胞 | (4.0–4.5)×108細胞,兩次 | (1.6~1.8)×107個細胞/千克 | 靜脈 | 2,4,8,12,24,36, 48周 | ALT、AST、ALB、TBIL、PT、MELD 核心、Child–Pugh 評分 | 乙型肝炎 |
Suk 等人[ 26 ] | 2013.1–2015.11 | 韓國 | Child–Pugh BC | 隨機對照試驗 | 20–70 | 18,18,19 |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| 5×107細胞/ml 10ml兩次 | 1×107個細胞/千克 | 肝動脈 | 3、6個月 | AST、ALT、TBIL、ALP、GGT、INR、MELD 核心、Child–Pugh 評分、ALB | 交流 |
Salama 等人[ 25 ] | 2010.6–2011.10 | 埃及 | ND | 隨機對照試驗 | 20–60 | 20,20 |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| 1×106細胞/kg體重單次 | 1×106細胞/千克 | 靜脈 | 2周,1,3,6個月 | 膽紅素、ALB、PC、INR、AST、ALT、 | 丙型肝炎病毒 |
El-Ansary 等人[ 21 ] | ND | 埃及 | Child–Pugh C | 隨機對照試驗 | 30–60 | 10,15 |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| 1×106個細胞/公斤體重 | 1×106細胞/千克 | 靜脈 | 3.6個月 | ALB、TBIL、MELD 評分 | 丙型肝炎病毒 |
彭等[ 24 ] | 2005.5–2009.6 | 中國 | ND | 隨機對照試驗 | 15–75 | 105, 53 |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| 10毫升 | 英國 | 肝動脈 | 1,2,3,4,12, 24,36,48周 | ALT、ALB、TBIL、PT、MELD 評分 | 乙型肝炎 |
白等人[ 28 ] | 2009.3–2011.3 | 中國 | Child–Pugh BC | 隨機對照試驗 | ND | 15, 32 | BM-跨國公司 | 1.0–11.2 ×107細胞/毫升。10毫升/小時 | 英國 | 肝動脈 | 1周,1,3,6,12,24個月 | 總膽紅素、白蛋白 | 乙肝/丙肝 |
Amer 等人[ 27 ] | 2008.10–2009.6 | 埃及 | Child–Pugh C | 隨機對照試驗 | 45–60 | 20,20 |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| 2×107個細胞,單次 | 4×105細胞/千克 | 肝動脈 | 2周,1,2,4,6個月 | Child–Pugh評分、MELD評分 | 丙型肝炎病毒 |
李等人[ 29 ] | 2010.11–2013.2 | 中國 | ND | 隨機對照試驗 | 18–75 | 72, 36 | 臍血干細胞 | ND | 英國 | ND | 3年、5年 | 3年和 5 年SR | ND |
石等人[ 30 ] | 2010.10–2017.10 | 中國 | ND | 隨機對照試驗 | 18–65 | 111, 108 | 臍血干細胞 | 5×105個細胞/公斤體重 | 5×105細胞/千克 | 靜脈 | 2、4、8、12、24、48周、24、48、60、75個月 | OSR,無HCC SR | 乙型肝炎 |
張等人[ 31 ] | ND | 中國 | ND | 隨機對照試驗 | 25–64 | 15, 30 | 臍血干細胞 | 5×105個細胞/公斤體重 | 5×105細胞/千克 | 靜脈 | 0、1、2、4、8、12、24、36、48周 | 總膽紅素、契尼、PTA、印度盧比 | 乙型肝炎 |
薈萃分析
共納入11篇符合條件的文章,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和描述分析進行薈萃分析,以MELD評分和ALB為主要指標,ALT、AST、TBIL和INR為次要指標,評價MSC對LC的療效,以不良事件(AE)為安全性指標。
主要指標
MELD評分
6項研究報告了MELD評分,MSC組174例患者,對照組232例患者,發(fā)現(xiàn)各研究的MELD評分尺度一致,因此選取WMD作為效果指標(圖2)。六項研究的MELD評分顯示出統(tǒng)計學上顯著的效應大小(圖2)。但為了探討各種因素對MSCs治療對MELD評分療效的影響,對MELD評分進行了亞組分析。
ALB水平
7項研究報告了MSC組204例患者和對照組245例患者的ALB水平。由于研究間平均值差異較大。因此,采用隨機效應模型作為效應指標(圖3)。森林圖結果顯示,兩組之間存在統(tǒng)計學上的顯著差異(圖3)。為了探討各種因素對MSCs療效的影響,進行了ALB水平的亞組分析(圖4)。
終末期肝病模型亞組
終末期肝病模型的時間亞組
為了探討MSC輸注對輸注后不同時間點MELD評分的影響,我們對MELD評分進行了時間亞組分析(圖5)。匯總分析顯示,與對照組相比,MSC組MELD評分顯著降低。
終末期肝病模型給藥途徑亞組
納入文獻中MSC移植主要方式為靜脈注射和肝動脈注射,匯總分析顯示MSC組與對照組相比MELD評分明顯降低(圖6)。隨機效應模型亞組分析顯示,MSC組肝動脈途徑MELD評分顯著降低。然而,靜脈亞組無統(tǒng)計學差異(圖6)。
白蛋白水平亞組
白蛋白水平時間亞組
為了探討MSC輸注對輸注后不同時間點ALB水平的影響,對ALB水平進行了時間亞組分析。匯總分析顯示,與對照組相比,MSC組的ALB水平顯著改善(圖7)。 隨機效應模型亞組分析顯示,MSC組2周、1個月、3個月和6個月的ALB水平均顯著升高。而兩組間比較,1周和12個月均無統(tǒng)計學差異(圖7)。
給藥途徑白蛋白水平亞組
納入文獻中,MSC移植主要方式包括靜脈注射和肝動脈注射。匯總分析顯示,與對照組相比,MSC組ALB水平顯著升高(圖8)。隨機效應模型亞組分析顯示,MSC組顯著升高肝動脈途徑ALB水平。然而,靜脈亞組無統(tǒng)計學差異(圖8)。
白蛋白水平疾病亞組原因
為了探討不同病因對間充質干細胞療效的影響。我們對ALB水平進行了病因亞組分析(圖9)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無論是HBV-HCV組,還是AC組,治療組的ALB水平與對照組均無?統(tǒng)計學差異。發(fā)現(xiàn)兩種病因之間存在顯著的異質性(圖9)。
白蛋白水平劑量亞組
為了探討不同細胞劑量對間充質干細胞療效的影響,我們對ALB水平進行了劑量亞組分析(圖10)。根據(jù)注射的細胞總數(shù),將研究分為兩個等級:低劑量(1×106個細胞/千克)和高劑量(1.0×107–3.9×107個細胞/千克)。匯總分析顯示,與對照組相比,MSC組ALB水平無顯著升高。采用隨機效應模型的亞組分析顯示,低劑量亞組的ALB水平顯著升高,但高劑量亞組的ALB水平?jīng)]有顯著升高(圖10)。
次要指標
ALT水平
在本系統(tǒng)評價中,5項研究報告了MSC組157名患者和對照組220名患者的ALT水平。薈萃分析顯示,兩組之間的匯總效應大小不顯著。我們進行了亞組分析以使結論更加準確。對于ALT水平的時間亞組,匯總分析顯示ALT水平?jīng)]有差異。同樣,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的亞組分析表明,2周、1 個月、3個月、12個月內均無顯著差異。
AST水平
在本薈萃分析中,4項研究報告了MSC組98例患者和對照組100例患者的AST水平。森林圖結果顯示,兩組之間沒有統(tǒng)計學上顯著差異。我們進行了亞組分析以使結論更加準確。對于AST水平的時間亞組,匯總分析顯示兩組之間沒有差異。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亞組分析,結果顯示,兩組在2周、1個月、3個月和6個月。
TBIL水平
6項研究報告了MSC組193名患者和對照組234名患者的TBIL水平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兩組之間沒有統(tǒng)計學上顯著差異。為了使結論更準確,我們進行了亞組分析。對于TBIL水平的時間亞組,匯總分析顯示,與對照組相比,MSC組的TBIL水平顯著降低。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亞組分析顯示,MSC組1個月、3個月和6個月的 TBIL水平均顯著改善?。但兩組間比較顯示,1周,2周和12個月均未發(fā)現(xiàn)顯著變化。
INR水平
3項研究報告了MSC組48名患者和對照組47名患者的INR水平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兩組之間無統(tǒng)計學顯著差異。由于3項研究的隨訪時間點不一致,無法進行INR時間亞組分析。
不良事件評估
安全性應是MSCs治療后的主要考慮因素。我們評估了治療后出現(xiàn)的不良反應。嚴重不良反應很少見,最常見的情況是發(fā)燒,常規(guī)退燒藥可緩解。
結論
研究結果顯示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硬化是有效且安全的,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(如MELD評分下降、ALB水平升高),對肝硬化并發(fā)癥及肝細胞癌的發(fā)生有保護作用。雖然亞組分析結果可為臨床治療間充質干細胞的選擇提供參考,但仍需大量高質量的隨機對照試驗驗證。
參考資料:Lu W, Qu J, Yan L, Tang X, Wang X, Ye A, Zou Z, Li L, Ye J, Zhou L.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in liver cirrhosi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Stem Cell Res Ther. 2023 Oct 20;14(1):301. doi: 10.1186/s13287-023-03518-x. PMID: 37864199; PMCID: PMC10590028.
免責說明: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,分享行業(yè)觀點,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!杭吉干細胞所發(fā)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(yī)生或藥劑師的專業(yè)建議。如有版權等疑問,請隨時聯(lián)系我。